<sub id="ntvtb"><thead id="ntvtb"><font id="ntvtb"></font></thead></sub>

      <progress id="ntvtb"><progress id="ntvtb"><menuitem id="ntvtb"></menuitem></progress></progress>

      <progress id="ntvtb"></prog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  客服咨詢 電話咨詢
        掃碼關注
        回到頂部

        員工福利平臺:人力資源管理薪酬模塊中的基礎部分

        2021-11-03 18:25

        薪酬核算是人力資源管理薪酬模塊的基本組成部分,主要包括基本工資、績效工資、各種補貼、津貼、獎懲、扣除、計件工資、加班費和社會法定養老金。醫療、工傷、生育、失業保險、社會保障公積金和企業的特殊福利。

        人力資源管理薪酬模塊中的基礎部分

        薪酬核算基礎知識。

        一、一般工資明細表的構成。

        工資清單一般可分為收入元素、扣除元素、社會保障公積金費用、應付工資、稅前工資、個人所得稅、稅后扣除項目、實際收入。

        1.收入元素。

        基本工資、績效工資、計件工資、補貼(常見的有:交通補貼、通訊補貼、餐費補貼、油費補貼、住房補貼、海外補貼、夜班補貼、出差補貼等。).津貼(常見的有:崗位津貼、技術津貼、職稱津貼等。).帶薪假期工資(帶薪假期一般包括:年假、病假、產假、產假、陪產假、喪假、工傷假、婚假、哺乳假、流產假)

        2.扣除元素。

        事假扣除、績效獎金扣除金額、考勤扣除(遲到、早退、曠工、缺卡等)。).其他罰款、抵稅等。

        3.應付工資。

        即收入元素加扣元素的總和。

        4.社會保險費用。

        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、社保公積金繳費比例、社保公積金繳費金額(公司部分和個人部分)。

        5.個人所得稅。

        個人稅前工資超過免稅起征點的,按一定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,一般由公司代為扣除和申報。稅前工資=應付工資-社保公積金費用(個人部分)-抵稅額。

        6.稅后扣除。補發項目。

        一般是公司特殊規定的項目,如水電費、借款費等。

        7.實際工資。

        員工當月實際收到的工資。實際工資=稅前工資-個人所得稅-稅后扣除項目+稅后發放項目。

        二、工作時間的概念。

        要計算工資,必須了解我們計算員工工資項目的時間。一般有當月實際工作日和勞保部門規定的月工作日。計算小時工資和日工資的月工資天數。

        1.當月實際工作日。

        一個月除周六、周日以外的天數,包括法定節假日天數。也就是員工一個月應該出勤的天數。例如:2016年12月自然日天數為31天,工作日天數為22天,當月員工出勤時間為22天。員工正常出勤的工資應根據實際出勤天數和出勤天數進行折算。

        2.月工作日。

        勞動保險部門規定的月工作時間為20.83天。

        工作日=(365-104天(每年周末休息日)-11天(法定節假日)/12月=20.83天。需要明確的是,20.83天與工資計算沒有直接關系,只是月出勤天數的基準。

        3.月計薪天數。

        勞動保險部門規定的計算日工資。小時工資的天數為21.75天,與系統月工作日的區別在于,該天數包括每年11天的法定節假日天數。

        月薪天數=(365-104天)/12月=21.75天。

        法定假日現在是帶薪假日,通常加班。休息日加班。法定假日加班按21.75天的日工資計算。

        三、個人所得稅。

        個人所得稅是指個人稅前工資收入超過免稅起征點(3500元)的個人所得稅。

        應納稅額=(工資薪金收入-五險一金-扣除數)×適用稅率-快速扣除數。

        注:含稅級距適用于個人所得稅負擔;不含稅級距適用于單位納稅。

        四、勞務派遣稅費計算。

        1.勞務稅是指勞動者從事勞務活動所獲得的報酬,主要是指個人從事設計、裝飾、安裝、制圖、實驗室測試、醫療、法律、會計、咨詢、講座、新聞、廣播、翻譯、審稿、書畫、雕刻、影視、錄像、表演、廣告、展覽、技術服務、介紹服務(傭金)、經紀服務、代理服務等勞務所獲得的。

        2.勞動報酬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為:每次勞動報酬收入低于4000元的,用收入減去800元;每次勞動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的,用收入減去收入的20%。

        3.勞務稅稅率:

        工資核算流程。

        1.考勤處理。

        每月算薪前,要做好員工考勤管理工作,登記員工出勤時間、請假時間、加班時間、遲到、早退、補卡。

        2.制作工資花名冊。

        工資名單是應該發工資的人員名單。一般分為當月在職員工花名冊、離職員工花名冊、轉正花名冊。

        其中,在職員工花名冊和當月離職人員名單構成本月應計算工資的人員。

        轉正花名冊主要用于調整轉正人員的工資。(一般來說,員工試用期是一個工資標準,轉正后是另一個標準。

        3.確定工資標準。

        1)轉正人員自轉正之日起工資標準與試用期不同的,應調整工資標準(注意調整日期)。

        2)改變工資標準的人員應重新維護新的工資標準。

        3)新員工應根據入職定薪表中的工資標準進行維護。

        4.收集工資相關數據。

        1)績效考核數據收集:規定各部門在月薪計算前完成績效考核,以此數據作為績效工資計算的依據。

        2)收集各種獎懲表(如優秀員工獎勵、部門獎懲通知等)。

        5.整理社保公積金臺賬。

        1)本月停止繳納社保公積金的,從社保公積金臺賬中剔除。

        2)本月增加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。

        3)本月繳費基數發生變化的人員變更繳費基數。

        4)檢查工資核算的準確性。

        5)提交領導審核。

        6)工資支付。


        免責聲明: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。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。

        聯系郵箱:zhouyameng@vispractice.com

        優化薪資結構,降低企業成本
        相關文章
        相關標簽
        熱門資訊
       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